長壽的科學發展與衝擊

最近翻閲Time雜誌,封面是個可愛的娃娃,標題是「這娃娃可能活到142歲」。驚嘆之餘,恐懼隨之。

『長壽之道』以「科學發展」為中心,以「文化」為綱領,依次展開討論,包括「城市居住」、「生物學」、「心理學」、「腦」、「美國總統長壽論」、「食物」、「婚姻」和「意見」。

延年益壽本該是使人狂喜之事,為什麼要恐懼?

以下是我的扼要陳述:

進入廿一世紀,科技飛速發展,長壽不再只是個人養生以後的願望,而是精確的科學方法,包括葯物,基因治療,等等,使人類可能很快實現「延年益壽」的千古之夢 。只是,人類社會所要承受的負擔,其巨大、深遠,和難以估計的衝擊,使人悲觀。

先看長壽的科學現況——有五個最有希望的發展方向:
一. Rapamycin (雷帕黴素)——Rapamycin原為器官移植病人用葯,以減低免疫系統的排斥作用。後來發現它有抑制人體mTOR基因的功能,抑制mTOR功能便能延緩我們分解營養,生長組織的過程,也減少因生長而累集的廢物,從而延遲老化。用老鼠試驗,生命得以延長1.77倍,如果以平均80歲的人類計算,1.77倍就是142歲。這是目前最有希望的長壽之葯。
         
二. Telomeras enzyme(端粒酶)——人體��帶DNA的細胞染色體在每次分裂後,末端的端粒(Telomeres)便會縮短一些,多次分裂後,細胞便走向死亡,人體組織老化即由此始。Telomeras可以恢復縮短的端粒,使細胞的壽命得以延長。

三. 以老鼠試驗,在年老的老鼠身上注入年青老鼠的血液,增加血液中的GDII 蛋白,便有反轉老化的現象。

四. Klotho 荷爾蒙——增加老鼠體內Klotho荷爾蒙使老鼠壽命延長30%。分析人體,凡具有增加Klotho含量基因的人(約佔全人口的20%)其壽命比不含此基因的人平均長壽3至5年。

五. 以醫療程序移除身體中老化或死亡的細胞、堆集的癈物或毒素,壽命便有可觀的延長,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研究長壽的的科學家們,幾乎一致認為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就可以實現以上的發展。

再看長壽造成的巨大的衝擊:

1.  人口老化,使得穩定的三角形人口結構,變成不穩定的長方形,甚至可能成為倒三角。使得年青人口比例降低,生産結構改變,社會無法負擔老年人口的福利支出

2.  目前的社會制度和建設無法負擔大比例老化人口所需的生活環境,一切公共設施,無論是量和質都是根據正三角的人口結構而設計,遠遠不能供應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需要。

3.  人類長壽,人口汰換(死亡與出生)的速度減慢,導致全人口加速膨脹。資源的需求加劇,悪性競爭甚至戰爭隨之。環境的損坯,加諸整個地球的壓力,可能到達難以修復的地步。

4.  人是社會和文化的動物。自古以來,人類創造的社會和文化型態,都是建築在生命週期和環境的基礎上。其出生、成長、教育、投入生產、結婚生子、老化退休、以至於病、死,其相互關連與設計,早已按照比例形成既有的文化。科技的發展太快,而文化的調整非常慢,在未成年人口比例減少,老年人口增加的社會裏,資源(養育、教育、醫療、娛樂、建設、服務⋯⋯)必須重新分配,甚至互相競爭。造成社會、政治的不稳定。

5.  其他因人口老化而產生的問題,從日常生活到人與社會,國家,到全人類與自然,多到無法估計,因為,如Time的標題所說,我們將面臨的,是一個未知的『非常老年的新年代』(”The new age of much older age”)

以下是我恐懼的根源和推論:

一. 任何與人口有關的問題都是大問題,人口結構改變,更是宏大深遠的問題,因為無論如何努力,都不是一、兩代就能解決,使社會達到新的平衡。大規模的人口增加,更是走向無解的不歸路。
根據柏克萊加大人口研究所的資料,目前全世界每年新生兒一億三千五百萬,死亡五千五百萬,人口淨增八千萬,每四年便多一個美國。聯合國人口研究報告更預測,從最保守的估計(包括全球計劃生育)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也㑹超過一百億,人類對資源的基本需求(如糧食、水源、能源等)和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包括污染、氣候改變等),將遠遠超出地球所能負擔的上限。屆時,人禍(疾病、戰爭)、天災(也是人造成的,如海平面上升)必然發生,全人類的命運說不定會和恐龍一樣——走向絕滅。而這些,還沒有算進長壽的因素。長壽只會加速和加大人類災難的程度,禍延子孫。説到這裡,你還要長壽嗎?
難怪在70年代,美國一部收視率很高的科幻電視影集“Logan’s Run”,描述未來的世界將是政府控制人口和人的壽命,保証所有人都是生而完美,只有享樂,不需工作,因為一切需求和服務都自動化了,但是,只能活到35歳,35歲生日一到便由國家慶祝,然後氣化升天。當然,不願赴死的人,便得反抗逃亡到完美環境的大玻璃罩之外,早已被污染毒化而荒廢的地球。

二. 既使不談遠的未來,就說二,三十年之內的事。全世界發達國家包括北美、歐洲、日本,甚至台灣,南韓和快速發展中的中國,都已經形成人口老化的現象,北美和澳洲雖然目前相對隱定,那是因為還有地方容納新移民的緣故,新移民多為青壯年,可以增加生産。這是區域性的暫時舒緩,對全人類趨勢並無影響。
老化社會加諸於發達國家的壓力,現在就可以感受到。在美國,嬰兒潮時代出生的人(如你、我)可能是享受足夠社會福利的最後一代,等社福基金入不敷出之後,老年人都得自求多福(或者自生自滅)。美國的社會,看不出有多少改變的可能。這一點,倒是中國文化,稍有助益。君不見,中國的「孝道」己經在新加坡成為立法,由子女負起一部份養老的責任。要不然,全民長壽豈不把國家整垮?
也許你會說,長壽何妨?延長工作年限不就完了!說的容易,你能延長幾年?工作環境和法律規定配合了嗎?社會文化改變了嗎?你工作了四、五十年後還有勁再作二、三、四十年嗎?年青人巴不得早點接替你的位子呢!
我個人真希望還有身、心的強度,尋求學習、事業和生命的第二春,可是,我也需要教育制度、社會規則、政府和企業,來幫助我,要不,誰會投資給一個老頭去創業?

三.   發達國家是始作俑者,發展文化和科技使人長壽,是受益者,但,也是受害者,還連累了全世界。在提高生活水準、延長壽命之後加速消耗資源,汚染環境,還刺激開發中國家,競相効仿,一起把地球消耗殆盡。科幻電影中,先進的外星人遊牧宇宙,逐適合生存的星球而居,等消耗完了資源,破壞完了環境,然後一走了之,再去尋找下一個寄生的獵物。人類去那?

四.  有生物學家曾經説過,人類追求長壽是違反自然法則的事,一切生物(除了人以外),生命的長度都是以完成繁衍下一代為準,完成繁衍、撫育任務,便無生存的意義,自然界之例,多不勝書,如昆蟲,如鮭魚等,生產完畢,便即死亡。人類之不同,惟一的理由是人類有智慧、有靈魂,出生後需要很長時間養和育,所以父母必須活得久,但是由生物學的觀點來看,五、六十歲足矣,既使為增加繁殖機會,須生產第二、第三、第四胎,活到七、八十歲也夠了,也沒有必要以人力勝天意,延壽到142歲。難道上帝付予人類智慧,使他們能自我改造,不但要他繁��肉體,還要他継續修行,以進化到靈魂飛昇的境界?果真如此,則非凡夫俗子如吾等所能參悟。
人類發明宗教,看來是有原因的。如果外星人只求生存,他們也不過是低等生物而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类别

檔案

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