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Zohran Mamdani 在2021年 成爲首位南亞後裔且有穆斯林信仰的紐約州議會議員時,沒有人預料到他會成為全國矚目的政治人物。然而,在今年六月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中,他卻脫穎而出,打敗了前州長Andrew Cuomo, 贏得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他在目前所有想要在十一月選市長的候選人中,民調是遙遙領先。然而這樣一位深得民心的候選人,卻受到了民主黨建制派的極力阻止及封殺。民主黨參眾兩院兩院的領袖,Sen. Chuck Schumer 和 Rep. Hakeem Jeffries 及大部分的國會議員們在初選時都是支持 Andrew Cuomo的。建制派中, 支持Mamdani 佔少數,比較有名的有Sen. Bernie Sanders, Sen. Elizabeth Warren, 及 Rep. Alexandria Ocasio-Cortez (AOC) 等。
為什麼Mamdani的政見能如此打動紐約市民,而民主黨建制派又為什麼極力阻止他?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Mamdani的訴求為何能引起共鳴】
要理解Mamdani的崛起,就必須從他做州議員的選區說起。他的選區是皇后區阿斯托利亞 (Astoria)。這個選區聚集了大量移民社群,這些移民普遍面臨房租上漲、工作不穩與生活無以為繼的壓力。他們是一群不被重視的居民,政界菁英看似對他們的困境毫無興趣, 從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Mamdani的政見正是針對這些具體難題。他主張擴大公共住宅、保護租戶權益、推動免費公共交通、全民醫療、為應對氣候變遷,推動紐約版的綠色新政、對富人及大公司加稅。他要將資源從華爾街轉回公薪家庭。這樣的主張,在一個長期被地產財團與金融資本操縱的紐約,得到了許多選民的認可,也激起選民的熱情。
Mamdani的理念就是政府要對人民負責,公共利益是遠勝於私人財團的利益。
這種理念與羅斯福的推行的“新政”有類似之處。1932年大蕭條後,羅斯福用政府力量在市場崩潰時提供救濟, 復甦和改革的政策,像成立公共工程振興署 (WPA)及公共工程管理署(PWA),替百萬失業的工人創造就業的機會,建立社會安全網,推行社會保障制度(Social Security),聯邦住宅計畫等。
此後數十年,這種模式成為美國的共識。即便是共和黨總統艾森豪,也接受“政府應提供基本經濟保障”的前提。美國公立大學大規模擴張,基建項目遍地開花,聯邦政府成為了為人民提供服務的核心力量。
不幸的是從1970年代末, 在雷根大力推動下,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迅速興起。美國政府的政策逐漸趨於市場決定一切、放鬆管制與緊縮財政,並把政府機構描繪為低效率及無能。雷根有一句名言:政府不是為我們解決問題的, 政府就是問題的根源。在這種思維的領導下,大財團逐漸主導政府的政策走向,不平等不斷擴大,公共機構被掏空,政府愈來愈被視為只服務富人。
這就是目前美國的現狀,可是老百姓是不滿意的。人們已經逐漸不能忍受一切以利益為主導的生活方式。這種不滿就反應在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的結果上。 Mamdani以一個政壇新人,在沒有龐大的財團的支持下,居然拿到高達56% 選票,打敗了政壇老鳥,前州長Cuomo。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是公開反對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的。在紐約這個有大批猶太選民的城市,他反以色列的主張並沒有對他的選情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相反的,他的支持者中有不少猶太裔的選民。
【為什麼民主黨的建制派要阻止他】
既然Mamdani的政見如此受歡迎,為何民主黨建制派要全力封殺他?簡單來說,就是他衝擊了紐約民主黨金主的利益。也威脅到民主黨建制派黨內奉行多年的權力結構。
首先,他政見裡的抽富人稅、租戶保護、金融監管,直接挑戰了房地產財團、避險基金與企業遊說集團,這些長期是紐約民主黨金主的利益。
其次,他的成功打破了“進步政策太激進、無法贏得大眾支持”的說法。他能在多元工薪階層的選區連連勝出,證明了“社會主義”並不等於票房毒藥。對於建制派而言,這無疑是個威脅:一旦Mamdani的範例被複製,黨內權力平衡將被徹底改寫。
Mamdani 的勝出,不是靠依附於黨內基於人情、忠誠與資金的“機器政治”(machine politics), 而是靠他的競選團隊捱家走訪將他的政見訴諸選民。他的崛起,正反映出美國年輕世代已開始對“一切以私人利益為上,無視公眾利益”的新自由主義的唾棄。
【更廣泛的意涵】
Mamdani的初選勝利,影響的不只是紐約地方政治。 極有可能成為美國民主未來的縮影。政府究竟要繼續為富人服務,還是重新成為保障人民尊嚴的工具?
在氣候變遷、基建衰敗與經濟兩極化的背景下,私人市場根本無力應對。Mamdani及其支持者認為政府應成為推動公共利益的工具,真正做到政府是屬於全體人民,為百姓爭取權益的舞台。
所以,Mamdani的故事不是一位皇后區議員的個人經歷,而是一場對美國未來民主的全面的探索。紐約市選民面臨的各種壓力,像昂貴的房價或房租,醫療債務,工資停滯與氣候災難,決不只限於紐約市。全美各地都面臨類似的問題。正因如此,他的受歡迎將不只是地方性的,而會慢慢的激起全國要改變目前政治現狀的要求。。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建制派如此恐懼。不僅是民主黨的建制派,共和黨更是對Mamdani 極盡妖魔化。稱他是共產黨。 因爲Mamdani 在 2018年才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川普聲稱要剝奪他的公民身份,將其驅逐出境。
無論Mamdani是否能成為全國知名人物,他所代表的運動已經燃起了人民要求改變現狀的火花。若這股火花會繼續擴散,那麼Mamdani的名字將不僅屬於皇后區或紐約,而會被寫進更大的篇章——那就是,美國人民如何在絕望之際,再次奪回應屬於自己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