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10/1  王啟逡​  琉球復國運動對東海地緣政治之影響 (中)


本文筆者亦親自前往琉球參與反對邊野古基地建設活動,站在第一線現場與參予活動之琉球人民訪談,並依照社會科學學術倫理之要求,並不設置前提 由受訪者自行闡述。本次訪談對象為反基地運動之國際通譯、高中教師、抗議專車領隊(該專車每日早上由那霸市沖繩縣縣廳前廣場發車)、抗議活動參與人士。最後,再以詮釋方法將其整合為一個完整的琉球主體的大敘事。

貳、宜野灣市長補選、沖繩縣議選與邊野古基地
  2015年9月21日,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赴聯合國歐洲總部發表演說,談及沖繩縣的軍事化與人權問題,演講中談及琉球本是一獨立國家,後遭受日本併吞,並於二戰中的沖繩戰役死亡20萬餘人,70年間一直被建設為軍事基地,日本政府罔顧沖繩人民對於自由、平等、人權及自決權的追求。另外,在聯合國的公民外交論壇與國際反歧視運動(IMADAR)的酒會中,沖繩縣代表吉川秀樹對於該基地對於沖繩的生態浩劫向國際社會提出嚴重呼籲,另一名代表上村英明更在公民外交中心提出美國違反國際法與日本私相授受使琉球國再次被日本併吞。[1]由此可見,琉球人民心中對於日本的認同感以係不若過往,對於自決意識亦係日益高漲,而辺野古基地遷建案更是使得沉潛已久的琉球民族意識喚醒的觸媒。
 
一、宜野灣選情回顧與日本政府態度
    2016年1月24日的宜野灣市長補選更被日本視為具有公投意義的選舉。此外,翁長知事於2015年9月30日的縣議會例行會議接受縣議員質詢時,翁長表示面對釣魚台列嶼的衝突問題,其將持續長期推動中國與沖繩之間的交流,並建構雙方兩好友誼,並由沖繩作為改善中日關係的推手。
 
  參選人一係由自民黨與公民黨聯合推薦的現任宜野灣市長佐喜真淳,該候選人被視為安倍政府的代理人;另一候選人則係翁長雄志知事的幹部,無黨籍的志村惠一郎,其被視為翁長的代理人。本次選舉中,主要的爭點在於美軍基地去留問題,琉球當地民意調查約有74.4%的受訪者認為應該要求美軍無條件關閉所有基地並且撤離琉球,僅14.3%的受訪民眾認為應將普天間基地設置在沖繩縣內其他地區而非目前選址的辺野古進行新基地擴建計畫。另外,61.8%的受訪者支持翁長知事對於新基地擴建案的撤銷行政處分,僅20%的受訪者反對翁長的撤銷決定。55.4%的受訪者認為普天間基地相關問題是他們決定投給哪一候選人的重要指標,而這些受訪者中有5成支持翁長派的志村惠一郎,僅3成支持現任市長。

    2016年1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接受民主黨眾議院議員大西健介質詢有關美軍普天間空軍機場遷移與辺野古新基地建設計畫[2]時,表示宜野灣市長選舉、沖繩縣議會選舉及參議員選舉的結果僅係一地方性質選舉結果,遷移計畫與新基地建設計畫是日本國憲法所賦予全體國民集體自衛權的事項,沖繩地方選舉的結果不足以改變原定計畫的推行。由此可窺知,安倍政府對於沖繩縣選舉不論結果為何?本於日本憲法的授權,日本政府仍將繼續推動原定計畫,並無視琉球人民的自決結果。筆者赴琉球參與當地反基地運動抗議時,該地一名高中教師與抗議現場國際通譯(當地佛教僧侶)均表示,全琉球現在都支持翁長知事,是翁長的後盾,希望透過選舉及司法判決獲得正義,避免沖繩成為戰場。同時,希望能爭取國際的支持,希望筆者將琉球人民追求和平非戰的心願帶到世界其他地方,亦希望各國記者能採訪報導辺野古的抗爭情況。

    在宜野灣市長補選一事上,翁長派的候選人雖然些微差距落敗,但觀察該次補選的獲勝者-佐喜真淳對於基地問題的表述可以得知,該氏對於位於宜野灣市的普天間基地亦係抱持要求其盡速遷離的觀點,與競爭對手志村惠一郎的差別在於,志村氏主張美軍基地全數撤出,佐喜氏主張避免普天間基地永久化,要求美軍盡速遷出宜野灣市進入边野谷(名護市)。雖然,安倍支持的佐喜真淳獲勝,但探究獲勝根本乃係宜野灣居民對普天間美軍之嫌惡以致無法再容忍,希望美軍盡速撤出宜野灣市,這樣的與鄰為禍的心態,或是地區意識的因素是關鍵,故難謂日本安倍政府獲勝。且2016年06月05日沖繩縣議會改選中,支持翁長知事的候選人囊括27席縣議員席次(沖繩縣議會總席次48席),翁長派過半獲勝,繼續反美軍基地的自治派系繼續掌握沖繩縣行政與立法大權。由此可知,宜野灣市長選舉並非對安倍政府與美軍的信任投票,而是一基於一種病急亂投醫的無奈之舉。依據這次的沖繩縣議會改選可窺知,整體琉球人民的多數民意仍係反對安倍的美日安保下琉球軍事化的傾向。這此沖繩縣議會改選是琉球人民給日本政府及美軍的一次不信任投票,給予日美雙方的警告與通牒。在今年7月的日本參議院改選中,沖繩的席次再次將成為反美軍基地及對安倍政府的信任投票,吾人當密切關注其選情動向。另外,日美雙方若持續不重視沖繩縣民意的走向,筆者認為七月份的參議院改選沖繩選區的席次甚可能仍由翁長派獲勝。
 
二、琉球境基地設施與反對活動
    根據2015年2月琉球新報資料,美軍駐日軍事設施在全日本境內各行政區域所佔用面積比率中,有73.92%的軍事設施位於沖繩縣境內(如:嘉手納基地係位於沖繩市與中頭郡總面積約19.95平方公里,普天間基地即係位於宜野灣市(占地約480公頃,約占宜野灣市面積的四分之一),而辺野古新基地則係位於名護市大浦灣地區),移除普天間基地對於沖繩縣的軍事負擔將能減少0.4%。筆者於反對運動現場搭乘『島ぐるみ会議[3]辺野古バス』(該專車每日運行,從那霸市縣府縣民廣場前搭乘,每日早上9點30分集合,10點準時出發,在辺野古進行反基地抗議至下午5點30搭車返回縣府前縣民廣場,於現場得知該抗議活動不僅單純是要求美軍全部撤離,如果日本政府協助美軍繼續進行新基地建設計畫,其訴求之一係要求將沖繩縣內所有美軍軍事基地遷往日本其他縣市行政區域。其文宣品內容已開始出現沖繩人與日本人的區隔性,且訴求內容亦有所異,對日人的訴求主要是向戰後世代表示自二戰時日本對沖繩人民的傷害及舊金山和約後沖繩受美國控制沒有自主權,到因為信任日本和平憲法而願意回歸日本的過程,希望爭取日本年輕世代的支持造成對日本政府的壓力。在2015年11月29日,由沖繩縣出身居住於東京的琉球人民與日本的公民團體在東京千代田區的日比谷野外音樂堂舉行反對辺野古基地建設的抗議活動,該場次示威聚集4500人表示對沖繩縣知事的撤銷建設許可的支持,該活動並與日本本土反對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合流。

    沖繩縣境內僅那霸市有軌道運輸系統(機車至首里城),要通往琉球各處必須仰賴高速巴士,由那霸市縣府前到辺野古基地需要2個半小時的路程。筆者搭乘專車行經高速公路,負責接待的島ぐるみ会議人員沿途介紹所經過的各個美軍基地及眷屬聚落(只要是美軍控制區域均係以鐵絲圍籬區隔),同車的抗議人士表示美軍佔據琉球人的土地,使琉球經濟發展不如預期。另外,筆者所下榻的民宿業者亦表示美國沖繩駐軍只要一放假就會到各個酒吧喝酒並找性工作者或當地女性,過去軍紀敗壞還多次發生性侵案件,當地人民對美軍觀感並不良好。
    另外,日本政府多次從東京調動鎮暴部隊前往辺野古對抗議群眾實施強制驅離,驅離過程中多次造成抗議群眾受傷,亦有民眾被鎮暴警察打傷頭部送醫急救,亦有鎮暴警察出言侮辱抗議婦女,安倍政府一連串的強勢作為使得沖繩與日本政府間的對立愈發激烈,並更朝向民族自決傾斜。筆者親自前往辺野古基地前,當地高中教師更表示其對於琉球民族母語失落感到擔憂,認為這是日本政府有計畫的讓琉球民族消逝於大和民族之中的過程,而日本政府對於琉球母語教育的消極不作為,更使得年輕一代的琉球人大多都不會說母語。 (待續)
 

作者: 王啟逡, 台灣省新竹市人,玄奘大學法律系講師,中華全球華人琉球之友協會副秘書長 ,專長為區域研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类别

檔案

彙整